【心理健康节】经济与管理学院举办“悦心讲堂”活动

时间:2025-05-08编辑:朱誉雅  预审:陈好审核:周倩来源:经济与管理学院 点击:

为深化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学生科学应对人际交往中的认知偏差,经济与管理学院于5月7日下午在铭传楼A309教室举办了第十九届心理健康节“悦心讲堂”活动。此次讲座以“你的认知——多维关系中的理性思维”为主题,教育与心理科学学院吴姗姗老师受邀担任主讲,百余名学生到场学习。

讲座伊始,吴姗姗老师以“假象的爱情发展模式”为切入点,通过“喜欢—恋爱—争吵—分手—痛苦”的循环案例,深入剖析大学生在异性交往中常见的认知陷阱。她指出,过度追求“完美结局”,或是陷入“我必须被爱”“你必须理解我”等极端化信念,容易引发情感焦虑,造成沟通僵局。吴老师强调,健康的异性关系应当建立在平等与接纳的基础之上,而非单向索取或控制。

随后,吴姗姗老师将话题从爱情延伸到亲情、友情及宿舍关系,围绕“你在用什么沟通”展开探讨。结合“冷战”“翻旧账”“放狠话”等典型冲突场景,她分析了情绪化沟通带来的负面影响。吴老师表示,不少学生在矛盾中秉持“必须被理解”“必须公平对待”等极端化思维,致使关系僵化。针对宿舍矛盾,她特别说明:“导员调解并非为了判定输赢,而是引导双方正视问题。主动道歉是成熟处理关系的表现,并非示弱。”

在讲座中,吴姗姗老师还以考研为例,阐释认知与行动的关联。“如果期待‘必须考上’,却不愿付出同等努力,认知与行为便会脱节。”她建议学生将“我一定考不上”的焦虑转化为“我暂时还未达到目标分数”,并通过制定阶段性计划逐步提升。

本次讲堂活动以认知重构为切入点,助力学生构建理性健康的人际观。后续,学院将持续推进“和美宿舍”DV大赛,鼓励学生用镜头记录宿舍温情瞬间;同步开展班级心理剧排演、家校共育线上讲堂等活动,不断深化“学校—学院—班级—宿舍”四级心理育人网络,为学生的全面发展筑牢心理基石。(经济与管理学院:于倩文/文 徐静雯 姜文浩/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