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下午,文学院在逸夫楼403教室举办研究生专业成长与就业经验分享会,优秀硕士毕业生代表陈曦、董浩、鄢炜娟应邀担任主讲,为学弟学妹传授学业规划、技能竞赛及教师编制备考经验。近百名学子齐聚一堂,聆听“成长引路人”的宝贵经验,现场气氛热烈,掌声阵阵。
全国一等奖得主陈曦:以赛促学,破茧成蝶
作为文学院历史上首位斩获全国“田家炳杯”教育硕士教学技能大赛一等奖的学生,陈曦以“从校赛到国赛:一场教学技能的蜕变之旅”为题,分享了2023年参赛的实战经验。她回顾了从选题打磨、教学设计到现场授课的全过程,强调“细节决定成败”:“一堂10分钟的微课,我修改了27版教案,录了50多次模拟视频,连手势和眼神都反复推敲。”她还结合评委反馈,总结了“紧扣新课标理念”、“巧用情境化教学”、“强化师生互动生成”三大核心技巧,鼓励学弟学妹:“比赛不仅是竞技场,更是突破自我的成长阶梯。”

教师编制备考支招:因地制宜,精准发力
董浩与鄢炜娟二位研究生,聚焦安徽、浙江两地教师编制考试特点,为有意投身基础教育行业的学子提供“备考攻略”。董浩以安徽省考情为例,系统梳理了笔试教育综合知识的重难点和面试说课的高分模板,建议考生“建立知识框架树,结合真题反推考点”。鄢炜娟则针对浙江省“笔试+试讲+结构化面试”的多轮考核模式,分享了时间管理技巧和心态调整方法:“备考就像马拉松,既要细分目标、高效规划,也要学会在压力中自我赋能。”二人还现场展示了备考笔记和面试服装搭配,实用细节引发阵阵掌声。

互动答疑:分享经验,共话未来
在自由交流环节,学子们围绕“跨学科教学能力提升”、“实习与备考如何平衡”、“非师范背景竞争力”等话题踊跃提问。三位毕业生结合自身经历逐一解答,金句频出:“不要被‘完美准备’困住脚步,先完成再完美”“教师编制不仅是‘铁饭碗’,更是一份需要热爱支撑的事业”。

文学院历来重视“传帮带”育人传统,通过搭建跨届学子交流互动平台,助力学子逐梦前行,期待同学们以优秀毕业生为榜样,在人生的赛道上行稳致远。(文学院:汪梦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