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学院开展“一课多师”思政课教学及研讨活动

时间:2025-05-19编辑:王露、郝嘉乐  预审:刘艳审核:周倩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 点击:

在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重要指示一周年之际,合肥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开展重温习近平总书记思政课建设重要指示精神学习会,并在锦绣校区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一课多师”教学活动。学习会及教学活动旨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校思政课建设重要指示精神,坚持思政课建设与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同步推进,守正创新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

重温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深入推进思政课建设有成效

5月7日下午,在行知楼1610会议室,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全体思政课教师重温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重要指示精神,深入学习、全面把握、深刻领会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中央、教育部和安徽省关于思政课建设相关要求,并对学院思政课建设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再推进。

一年来,合肥师范学院思政课建设不断开创新局面、取得新成效。通过制定《合肥师范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提质增效”行动方案》,更好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建设重要指示精神,确保思政课“提质增效”有制度保障;通过持续开展“一课四备”、组织“一课多师”、探索“思政+专业”等改革举措,让思政课教学更具针对性与吸引力,引导学生感悟党的创新理论的实践伟力,不断开创新时代思政教育新局面。

融入优秀传统文化,助力思政课质效提升

思政课要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力量根基,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5月15日下午,在博约楼301教室,课堂教学围绕“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展开。张军占以热播国产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为导入,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哲学思想,讲述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并融入《黑神话:悟空》、黄梅戏文化等同学们喜闻乐见的案例,讲授“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深刻理论内涵。

王露在“两创”理论指引下,以案例法剖析沉浸式体验文旅项目,讲述了保护好、传承好文化遗产的重要意义和具体做法,引导同学们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做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传承者和传播者。

植入深厚历史底蕴,夯实思政课建设力量根基

上好思政课要把握和运用好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增加历史自信,坚守理想信念。在逸夫楼A207教室,课堂教学围绕“‘打铁必须自身硬’——必须全面从严治党,把我们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为主题展开。来自“纲要”教研室的张淑华详细介绍了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自我革命的历史探索和发展历程,并结合正在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深刻阐明了中国共产党一百多年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不断自我检视和自我提升的自我革命史。

郝嘉乐重点分析新时代以来,党为什么要坚持自我革命,持续推动全面从严治党的原因。从全面从严治党是对党的优良传统的继承发扬、是实现中国梦的关键所在、事关党的兴衰成败三个方面进行阐释,明晰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两场“一课多师”教学活动,既让学生切身感受到学院狠抓思政课建设,着力推进思政课内涵式发展、不断增强学生学习思政课获得感的决心,也让参加的授课老师在教学体验上有了满满的收获,增进了对于理直气壮上好思政课的信心。

树立“好课多磨”理念,不断赋能思政课内涵式发展

学院着力构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内容的课程教材体系,高度重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教学改革创新,牢固树立“好课多磨”理念,通过常态化开展“一课四备”赋能思政课内涵式发展,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一课多师”活动结束后,教研室立即组织“在听评课中备课”活动。

备课会上,大家普遍认为,面对新时代新征程上思政课建设面临新形势新任务,要在充分做好学情调研的基础上,继续树立“好课多磨”理念,扎实开展集体备课活动,不断夯实教学能力;同时,将创新“一课多师”教学模式作为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青年学生的有效路径,充分利用教师在学科背景、教育经历、研究方向、教学方法、独特优势等方面的异质化特征,让学生爱听爱学、听懂学会,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最新成果入脑入心,不断增强育人合力,提升思政引领力,努力培养更多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马克思主义学院:王露、郝嘉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