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举办合肥师范学院第十一届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校内选拔赛的补充通知

时间:2025年05月16日 09:45编辑:李如  预审:钱立青审核:夏晓璐来源:教务处(学位办、招生办、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教学质量监测与评估 点击:

各二级学院,相关部门:

根据《教育部关于举办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的通知》(教高函〔2025〕7号)以及《关于举办安徽省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的预通知》(皖大赛组委会〔2025〕1号)文件要求,各高校应在6月30日前完成校级初赛选拔。现就我校第十一届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原互联网+大赛)校内选拔赛具体工作安排,补充通知如下:

一、比赛赛制

(一)校赛赛制

大赛主要采用学院初赛、校复赛、校总决赛三级赛制。学院初赛由各学院负责组织,校复赛和校总决赛由学校负责组织。

(二)奖项设置

1.大赛共产生若干校赛奖项(具体数量根据各学院推荐至校赛项目数20%比例确定),其中校赛金奖和银奖数分别不超过40项(其中校赛金奖数根据分配我校晋级省赛名额确定,其余除获得校赛金、银奖外晋级校赛项目为校赛铜奖)。

2.大赛共设优秀组织奖与优秀指导教师若干。

二、赛程安排

(一)参赛报名(5月16日—6月20日)

各学院宣传、动员、组织广大教师和学生积极参与,完成学校创新大赛大赛的团队须通过登录“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网址:http://cy.ncss.cn)进行报名,报名截止时间为6月20日23:59。

(二)学院推荐(6月20日前)

1.推荐校赛名额。各学院组织专家进行项目初选,向学校推荐优秀项目。推荐项目数原则上为本学院申报项目总数的20%,其中申报项目总数以大赛申报系统6月20日23:59之前统计的有效作品数量为准。校大赛组委会将综合考虑各学院报名团队数、上届大赛组织情况和获奖情况等因素动态调整分配晋级校复赛名额,各学院最终晋级校赛名额另行通知。

2.材料要求。6月20日前将初选后的项目计划书(命名格式为“项目组别+项目名称+项目计划书”(PDF版),项目计划书需填报《项目基本信息表》,并将校赛项目汇总表(推荐排序)的电子版打包发送到教务处接收邮箱519139501@qq.com(邮件名格式:第十一届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报名+学院名称),汇总表需报送学院纸质签章一份到教务处404办公室。

(三)校级复赛(6月22日前)

6月22日前完成校级复赛,学校组织评审专家对项目进行资格审查和项目评审,并公布校总决赛入围名单。

(四)校总决赛(6月30日前)

6月30日前完成,学校将组织评审专家对项目进行路演评审,评选校赛奖项,并推荐优秀项目参加省赛。

(五)项目完善(7月1日—7月31日)

根据安徽省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的通知文件要求和专家辅导意见,进一步优化、完善参赛项目的方案及相关材料。

三、注意事项

(一)请各学院高度重视大学生创新大赛,安排专人负责,严格依照大赛各阶段时间节点要求,确保比赛顺利推进。同时组建专门的培训评审小组,成员涵盖专业教师、行业专家等,保障培训评审工作的专业性与公正性,严格按要求对申报项目进行筛选。采用多轮选拔方式,对申报项目展开全面评估,注重挖掘有潜力、有特色的项目,保证推荐项目质量过硬。

(二)各学院要按照学校分配的报名数额,足额提供参赛队伍。认真组织并动员广大师生积极参赛,为在校生和毕业生参与竞赛提供必要条件与支持,做好学院初赛的组织工作。各二级学院对选拔出的种子团队要加大扶持力度,提出更高要求。学校将适时邀请国赛、省赛专家为参赛师生开展大赛辅导,尤其要对入围省赛、国赛的项目进行赛前辅导。请各学院积极组织参赛师生参加相关培训报告会、项目路演等活动 。

(三)入选2024年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须申报此项赛事。

(四)大赛工作QQ群为:1022207506,进群要求实名制,便于赛事工作沟通及交流。

(五)联系人:李老师,联系电话:63805407。

特此通知。


附件:1. 教育部关于举办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的通知

2. 安徽省大学生创新大赛组委会关于举办安徽省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的预通知及相关附件

3. 合肥师范学院第十一届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报名团队分解表

教务处

2025年5月16日